吉林长春南关公安绘就平安画卷

发布日期:2023-03-18 10:20:00   所属分类:保姆月嫂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中全 见习记者 张美欣

入夜,重庆路商圈的霓虹灯和红蓝警灯交相辉映,虽是春寒料峭,但街头人流如织,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是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南关区分局的一个辖区,城市在公安民警、辅警的守护下,一片平安祥和。

2022年,南关区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长春市公安局的领导下,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全年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铁腕整治严防控 重拳出击保平安

2022年末,南关区分局食药环侦大队接到某医院报警,称一名无行医资格的“美容医生”为求诊女子注射了“肉毒素”,导致该女子失明。食药环侦大队及时跟进调查,查扣了该美容工作室在用的敷料、“肉毒素”。经鉴定,该美容工作室所用产品均非正规渠道产品。食药环侦大队果断出击,采取强制措施2人,行政拘留2人。

打击犯罪绝不手软,但如何多措并举、防患于未然也是摆在南关区公安机关案头的课题。“以打开路、以防扎网”,全区公安机关不断做实做透做深做细防范犯罪的各项举措。

在清明街派出所副所长刘琦的手机上有两个反扒联盟微信群,而这两个微信群由清明街派出所辖区700余名业主、居民组成。

“建立这两个微信群的初衷是为了开展‘反诈’、消防方面的宣传工作,拉近警民关系,化解矛盾纠纷。不曾想,它在辖区形成了一张警民联防联控的‘安全网’,对打击犯罪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刘琦说。

2022年末,小陈在一商场的电玩店内手机被盗,电玩店老板查看店面监控视频后,马上将犯罪分子盗取手机的视频发进群里并及时报警,街巡民警迅速出击,仅用20分钟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为小陈找回了手机。

据了解,南关区分局组建了3支公安武警联勤队伍,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坚决守住暴恐活动“零发生”底线;全分局严格落实街面巡控“四项机制”,屯警街面,织密全天候巡逻防控网络,全区刑事犯罪同比下降71.03%;全局坚持“以防代破”,完成“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任务,线上宣传覆盖率达到71.3%,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51.79%、41.89%,非法集资发案数同比下降54.35%。

在各项专项行动和安保行动中,南关区分局的成绩也可圈可点。在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中始终保持长春市排名前列;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期间,完成治安乱点挂牌整治任务;建立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非消防安全一般单位台账,全区未发生“小火亡人”消防事故……

“用警察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是认真的!”南关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李永胜说。

固本强基筑堡垒 科技兴警增战力

固本强基,不断加强基础建设。2022年,南关区分局通过数字公安建设、“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为推进全分局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充分利用全区“雪亮工程”资源,以高清化、智能化视频监控覆盖全区,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了震慑作用,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以及预警预防能力;全力推动智能化警务上新台阶,持续优化移动警务终端配备情况,充分发挥移动警务终端作用,满足基层实战应用需求;提升“互联网+公安”信息平台服务水平,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2022年,通过“互联网+公安”开展预约、咨询和办件业务1200余件。

持续加强情指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警情研判机制。南关区分局扎实有效地推进警情每日研判会商工作机制,让全区前24小时新发生的刑事、治安警情接受“过堂检验”,重点针对打击职业犯罪开展专项研判。2022年7月17日,在长春市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上,南关区分局领导围绕“坚定信心、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治安警情每日研判工作”作了大会经验交流。

认真贯彻《公安部关于完善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推进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巩固派出所“室队制”改革成果,积极推进数字公安建设,“一标三实”录入量在长春市排名前列;刑事案件现勘录入率和“电诈”现勘录入率全部达到100%。完善网络安全制度,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坚决将网络安全风险隐患排除。科技兴警的实施,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关成为现实。

“四个坚持”守公信 执法理念再提升

“硬件”完善,“软件”也要跟上。2022年,南关区分局着力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