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放空间》
[英]海伦·伍利著,孙喆译,译林出版社
很多人都对城市的设计和重建感兴趣,但关注重点往往集中于建筑形式,而忽略了开放空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海伦·伍利将景观设计领域的广泛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讨论了可供个人或社区日常使用的各种开放空间形式,展示了开放空间为社会、健康、环境、教育和经济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和益处。
《大汉帝国在巴蜀》(修订版)
饶胜文著,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以蜀汉政权的兴衰脉络为主线,围绕天命、合法性与政治兴亡这一主题做了论述,对争议性的问题,诸如衣带诏的真伪、《隆中对》的得失、襄阳之战的明暗折冲、夷陵之战的败因、永安托孤的迷思、孙刘联盟的政治问题、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检讨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此次修订版不仅行文更精练,同时对李严案等作了补充性分析。
《法国知识分子的终结?从左拉到维勒贝克》
[以色列]施罗默·桑德著,樊艳梅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法国知识分子曾被世人视为效仿的楷模。然而,从左拉时代的知识分子到当下的维勒贝克等人,以色列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看到的是法国知识分子的不断衰落和“伟大”的终结。他以辛辣的笔触揭示法国知识界百年来的幽暗面,哀叹“真正的知识分子精神”不存,是怯懦保守、自私偏狭促使这一辉煌群体一步步走向终结。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黄宗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绕不过去的经典。书中基于包括满铁资料和地方档案在内的大量史料,以及作者实地调查所得资料,对明清以来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做了深入考察,探讨了一系列影响中国社会走势的关键问题,尤其对中国华北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工业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给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陈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源自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先生在国家大剧院所作的“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系列讲座。书中以诗意的语言娓娓道来,为读者讲述了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的故事。每讲从一幅或一组世界名画入手,深入解读画作产生的时代背景、背后的动人故事及艺术品赏细节,然后引出与画作相关的著名音乐家和音乐作品。
《纽约人:我们时代的城市与人》
[加]克莱格·泰勒著,张艳、许敏译,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继《伦敦人》出版后,作家克莱格·泰勒移居到纽约,历时六年,走遍纽约的大街小巷,对各色人物进行了数百次访谈。他们有人是与新冠搏斗的幸存者,有人经历了“9·11”事件,却永远无法摆脱它的影响;有人深爱着这座城市,有人抱怨它的混乱和不平等。所有普通人的声音汇集出这座瞬息万变的城市当下最丰富的细节。
《秦汉名物丛考(增订版)》
王子今著,新星出版社
本书是王子今教授在秦汉史领域耕耘三十余年所得,其考证对象包括秦汉百姓日常饮食之酱、豉、盐菜、酒、脯、饼、蜜、豆、枣、乳,衣饰之赤帻、襁褓、胡粉、香囊、手巾,行居之行囊、行縢、偪胫、马甲、掌蹄、鹿车、流马方囊、木罂缻,等等,可视为一部秦汉社会日常生活小百科。
《如何阅读休谟》
[英]西蒙·布莱克本著,张鑫毅译,重庆大学出版社